6月21日上午,由福建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台海站”)、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联合举办的香山论坛第75讲“滨海湿地学科交叉观测与研究”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金泉楼A239召开。本期论坛由台海站漳江口实验场副站长朱旭东副教授和骨干教师刘文文教授发起,来自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海洋与地球学院师生30余人参加论坛交流。

会议现场照片与合照
台海站站长黄邦钦教授简要介绍了台海站的情况,并表示本次聚焦滨海湿地观测研究的论坛,是台海站观测研究系列活动之一,希望通过论坛进一步促进交流,增进合作,助力提升滨海湿地的学科交叉观测与研究能力。台海站副站长王文卿教授介绍了漳江口实验场的现状与未来规划,陈能汪教授、王桂芝教授、潘峰副教授、洪华龙助理教授、王佩副教授、朱旭东副教授、顾肖璇博士后、刘文文教授、张雅棉高级工程师、张千副教授、郑越副教授、郑泽琦工程师等分别作专题报告,围绕漳江口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水、土、气、生四个方面的观测研究,以及野外观测历史数据整编进展进行汇报交流。

现场汇报照片
专题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就漳江口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相关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热烈讨论,并针对漳江口实验场学科交叉观测与研究的协同进行了深入探讨。黄邦钦总结指出目前针对滨海湿地的研究热情高涨,成果显著,鼓励更多老师依托台海站现有观测研究平台,持续合作开展科学观测和实验研究。
文 | 薛锦华、郑陈娟
图 | 郑陈娟、薛锦华
审核 | 朱旭东